图形学笔记 -- 摄影入门 · 照相机与透镜,光圈、快门和景深

摄影入门,相机与透镜 的图形学原理。根据 闫令琪 课程整理。 GAMES101: 现代计算机图形学入门(照相机与透镜,光圈、快门和景深) 这个视频好。单反相机工作原理

照相机与透镜

(本文目录结构)

  • 摘要
  • 一 照相机主要部分
  • 二 小孔成像与视场(FOV)
  • 三 曝光(Exposure)
  • 四 景深(Depth of Field)
  • 总结
  • Reference

摘要

虽说照相机与透镜属于相对独立的话题,但它们的确是计算机图形学当中的一部分知识。在过往的十多篇笔记中,我们学习的都是如何渲染出一张 虚拟 的图片,因此在本节当中会去介绍照相机与透镜的相关知识,了解 现实 图像生成的一些内容。

一 照相机主要部分

对于一个照相机来说,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便是透镜,它是成像的关键,无论是小孔成像还是透镜成像,如下图所示:

其次我们知道照相机的快门一般一直处于关闭状态,直到按下拍照的瞬间才会打开,允许光线信息进入到透镜:

最后,当快门打开光线成功通过透镜之后,所有光线信息都会照射到传感器上(相当于胶片)来进行存储,通过传感器上的信息得到最终图像:

那么回想一下在讲辐射度量学的时候,我们介绍了种种关于光线物理性质的一些描述概念,对应于这里传感器,其存储的应该是什么呢?观察下图:

右边相当于传感器平面, 传感器的每一点记录了来自物体所有方向的光 ,因此每一点存储的也就是 irradiance (如果读者不清楚辐射度量学可以略过,并不影响本文阅读)。

以上就是对照相机成像的最重要几部分的简略介绍,接下来会一一详述解释。

二 小孔成像与视场 (FOV)

相信读者一定都了解或听说过小孔成像,该项技术的起源十分悠久,通过小孔只允许一定方向的光线通过,从而得到一个倒立的成像:

对于小孔成像不多做解释,主要是希望通过它从而引出视场的概念,如下图:

最终所能成像的角度范围就被称为视场(Field of View),图中 \(h\) 指传感器的长度, \(f\) 指透镜的焦距(虽然小孔成像没有焦距,这里可以当做传感器到小孔的垂直距离),通过这两项参数,很容易可以计算出 FOV:

\[\mathrm{FOV}=2 \arctan \left(\frac{h}{2 f}\right) \\\]

当焦距 \(f\) 越小的时候 FOV 的角度也就越大,自然可以成像出更大的范围,而这其实也是就现在经常提到的广角相机的原理。

一般情况下,我们规定底片传感器长度为 35mm 时,则:

举一个具体的例子:

从图中可以看出,当焦距越大的时候,成像的角度就越小集中在一小部分,类似于我们拿手机不停的放大拍摄倍数一样。

当然除了焦距,传感器的长度也有着很明显的影响,底片长度越大,自然 FOV 也就越大:

tips: 对于不同的设备,传感器长度不一,想要保持同样的 FOV 的话,就需要同比缩小焦距。

三 曝光 (Exposure)

在第一章中我们提到传感器上接受到的是 irradiance,也就是每单位面积所接受到的光线 功率 ,而曝光就是用时间乘上了这个 irradiance

Exposure \(=\) time x irradiance

从物理意以上来说就是真正的所接受到的能量 (Energy)。那么这个时间由什么控制呢?

没错正是快门速度!除此之外,曝光还会被其他 2 个参数所影响,即一共 3 项参数:

1. 快门速度 (Shutter speed),快门打开时间越长,进光时间越长,进光量自然越多。

2. 光圈大小 (Aperture size),描述此项的数值称为 f-stop,直观理解如果光圈越大,被遮挡的光越少,进光量越多,那么曝光的程度就会越高。

3. 感光度 (ISO gain),对于感光度可以简单理解为对最终的图像值乘上了一个倍数。

以下给出一张图,构建对这三项的直观理解:

首先观察最下方的 ISO 变化对照片的影响,之前提到 ISO 就是一个简单的线性变化,对图像的结果乘上了一个倍数,随着 ISO 的值显著增大之后,虽然画面整体亮度会提升,但同时也会观察到画面有很多的噪点。这其实很容易解释,照片本质所记录的无非就是信号,那么对于光线的信息自然也会有些很小的 noise 进入,如果对图像进行整体进行亮度放大的话,noise 自然也会变的更加明显形成了噪点。

接着是中间一行的快门速度,图片下方的值越大代表速度越慢,快门打开时间越长,透镜的进光量越大,图片也就会越亮,但同时 运动的物体 也会变的模糊起来。

原因如下:快门打开后照相机会记录一段时间内的所有物体的光线信息,如果快门打开时间足够长,就能通过最终的照片捕捉到物体的移动,而这也就是动态模糊

但这种模糊也不一定不是坏事,正如上图例子所示,左边快门速度慢看到了锤子有落下的趋势,获得到了更多的图片信息,而右边的快门速度快,看上去更像是静止的画面,没有动态的效果。

这也是为什么一般的电影拍摄只用 24 FPS 却不会觉得卡顿,因为动态模糊的存在使得人眼接受到的信息更多。但对于游戏来说往往需要 60FPS 以上,因为游戏内每一帧都是静止画面并不存在动态模糊(有的游戏可以打开动态模糊),所以需要更多的图片数量才会使人觉得不卡顿。

但对于快门速度有一点需要额外关注,无论快门打开的速度有多快,它一定有一个打开关闭的过程,所以整幅照片上不同的部分往往记录的时间间隔有着微小差距,当拍摄高速物体时,这种效果更加明显:

最后,对于一开始那幅图的最上面一行,也就是光圈大小 F-stop 或者 F-Number 值(该行中的逗号代表小数点),该值大小与光圈直径的倒数成正比,因此 FN 值越小,代表光圈越大,进光量越大,画面亮度越高,但同时也会带来景深模糊的影响(对于该点留在下一节去解释):

以上就是关于曝光一些基础内容,对于曝光有两点主要的应用: 高速摄影和低速摄影

对于高速摄影来说,物体运动速度极快,因此需要非常小的快门速度来捕捉到它,但同时为了补偿进光时间不够,还需要使用大光圈或提高 ISO 来保证曝光正常:

对于低速摄影来说则相反,一般采用较长的快门时间来捕捉物体运动的轨迹,如下图飞机降落轨迹:

四 景深 (Depth of Field)


Circle of Confusion for Depth of Field

在讨论到景深之前,我们先给出本章中所采用的理想透镜的性质:

(1) 所有平行射入透镜的光都会集中于一点,称该点为焦点

(2) 所有从焦点射入透镜的光都会平行射出(光路可逆性)

(3) 焦距可以被随意改变(这里单个透镜当然不行,但在现实中大部分的照相机都是一个透镜组,可以做到焦距随意改变)

利用这些性质可以得到理想透镜的成像规律,对于一个通过透镜的成像物体来说,其物距 \(z_o\) ,像距 \(z_i\) 和焦距 \(f\) 之间存在如下图的关系:

其推导过程可以简单的从两对相似三角形入手:

过程如下:

了解了上述的透镜成像规律之后,让我们一起观察一下景深模糊所产生的的原因:

当一个传感器平面不在一个物体真正精确的成像平面之上时(即之前所提到到像距 \(z_i\) 的平面),便会出现模糊。如上图所示,当传感器平面在根据透镜成像规律所计算出的成像平面 \(Image\) 之后时,一个点经过透镜到传感器上变成了一条线(从三维去看就是一个圆),因此就出现了模糊,把上图中模糊之后的长度 \(C\) 称为 Circle of Confusion,同样利用三角形相似推导如下:

\[\frac{C}{A}=\frac{d^{\prime}}{z_{i}}=\frac{\left|z_{s}-z_{i}\right|}{z_{i}}\\\]

不难看出,C 与透镜长度 A 成正比,而透镜长度也与光圈的直径成正比,因此当光圈越大,C 也就越大,此时出现的景深模糊也就越明显:

(左图大光圈,右图小光圈)明显看出右图要更加的清晰。

回顾一下在之前曾提到,光圈大小 F-Number 值与光圈直径的倒数成正比,更具体来说, \(N=f/D\) ,即焦距比上直径,因此换算 Circle of Confusion 当中的光圈直径 \(A=f/N\) (这里 A 与上式当中的 D 相等),得到如下图当中的式子:

同时这里也给出了不同光圈大小拍照的例子,小光圈锐利,景深模糊不明显,大光圈则有明显的景深模糊

那么回归到本章的主题,Depth of Field,它与景深模糊并不是同一个东西,景深模糊是一种情形,而景深则是一个具体的数值,其具体指 当我们固定一个可以接受的 Circle of Confusion C 值之后,可以逆向推导出小于该 C 值的对应的一段距离是多少,这个距离就是景深,如下图所示:

图中蓝色阴影区域的 C 值小于提前确定的值,该区域的长度即为景深,对应推导过程也已经在闫老师课上的这个 Slides 中给出。

Note

关于如何在光线追踪当中实现景深模糊的效果,只需要简单的模拟透镜的光线传播即可,如下图当中的步骤所示:

实际渲染效果图:

总结

以上就是本次笔记的全部内容了,我们从小孔成像和 FOV 出发,主要介绍了照相机的一些相关参数,及其作用影响,如光圈大小 F-Number,及其所造成的景深效果,快门时间和动态模糊,感光度和噪点等等,来帮助理解真实图片时如何产生的。

Reference

[1] GAMES101-现代计算机图形学入门-闫令琪


参考资料快照
参考资料快照

本文短链接:
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or feedback, please reach out 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