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书笔记 -- 伊丽莎白 · 阿伯特《婚姻史》

阿伯特广受赞誉的三部曲《婚姻史》《情妇史》《独身史》。

人类关系三部曲《婚姻史》、《独身史》和《情妇史》 伊丽莎白 · 阿伯特。

《婚姻史》1 婚姻的本质

1)历史上,父权制中的婚姻被视为一种财产继承制度。在把女人视为一种必须进行排他性独占的资源之后,婚姻不仅仅意味着男人对女人的统治,同时也意味着一部分男人对另一部分男人的统治。

2)阿伯特谈论婚姻的视角,与以往对婚姻史的角度不同。对男人来说,婚姻就是财产、性和孩子。但是对于女性来说,婚姻首先是一种生活方式,是每天一睁眼就没法歇上一口气的家务活。

《婚姻史》2 没有感情的婚姻才是“正常”的

1)今天,我们认为婚姻的基础是夫妻之间的爱,但是古代人认为,必须以庄重、虔敬的态度与妻子行房,生出来的孩子思想品德才有保障。

2)古希腊的政治家伯里克利就说:“好女人的标准并不是被别人称赞,而是不被人谈论。”女性被系统性地奴化和愚化了。

3)在古代,婚姻与性往往也不兼容,这给女性带来了身体和精神的巨大伤害。

《婚姻史》3 一夫一妻制由来

1)罗马帝国末年,旧有的社会结构崩塌,基于种种乱象,基督教会宣称,婚姻乃是一男一女在上帝面前的立约,实现了所有人在婚姻面前的平等。这是一夫一妻制的由来。

2)掌握了结婚权,这大大扩大了教会的权力。带来的结果,除了对欧洲王权形成挟制之外,还让婚姻变成了仅仅服务于生育,并且不可解除的制度。

3)宗教改革之后,新教从教义出发,明确主张婚姻中两性关系的平等。

《婚姻史》4 女性解放

1)19 世纪的民族革命之后,各阶层男性普遍分享了政治权利。随后女性走向工作岗位,进而要求拥有政治权利。一步一步,实现了男女平等。

2)早期的女权主义意见是分裂的,有的认为要从家务中解脱,有的主张离婚自由,更加深刻的洞见是要争取政治权利、经济权利和组织社会的权利的平等。

3)美国的平权运动比欧洲要快半步,这跟男女比例、加尔文教影响以及整个社会的平等意识有关。

《婚姻史》5 婚姻制度的未来

1)从西方发达国家的数据来看,结婚已经成了少数人的选择。究其原因,主要是性和生育与婚姻的脱钩。和谁做爱,和谁生孩子,和谁过日子,三件事情可以分开。

2)婚姻的定义正在变得更加广泛,也更加复杂。我们有了更多选择,但也有些无所适从。

加拿大、荷兰、比利时和西班牙是世界上四个承认“同性婚姻”合法的国家。


参考资料快照

本文短链接:
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or feedback, please reach out .